近日,《美国汽车新闻》(Automotive News)发布2025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。根据最新的榜单,今年中国共有1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跻身其中。
本次榜单排名出现剧烈洗牌
超六成零部件企业营收同比下滑
2025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上的企业汽车业务营收共计为9452.95亿美元,而2024年度百强榜的营收为9708.27亿美元,同比出现2.6%的下滑。入围门槛则与去年持平,仍为17亿美元。
榜单显示,有30家企业汽车配套业务2024年度的营收超过100亿美元,与上一年持平。2023年度汽车配套业务营收超过400亿美元的有5家,而2024年度则只有3家。
从国别来看,上榜的零部件企业主要来自日本(22家)、美国(18家)、德国(16家)、中国(15家)与韩国(10家)。
与上一届百强榜相比,本次榜单出现了5家新面孔:蜂巢汽车科技集团、高通、欧拓、万丰奥威和考泰斯—德事隆。之前上榜的海纳川、TI Fluid Systems、纬湃科技(已并入舍弗勒)、Bridgewater与三花,本次未上榜。
今年的榜单TOP10,有何变化?
哪些中国企业榜上有名?
哪些企业表现亮眼?
博世集团连续第14年蝉联冠军。虽然其2024年面向全球汽车制造商的销售额(543.7亿美元)较2023年(558.9亿美元)有所下降,但凭借在动力总成领域拥有广泛的产品技术组合,其受电动车等新技术增长不及预期的影响较小。
日本企业电装排名上升3个名次,从2024年的百强榜的第5名晋升为第2名。
采埃孚与宁德时代分别位列榜单第4名和第5名,分别较2024年的百强榜下滑2个和1个名次。
榜单第6、7、10名亦保持不变,仍为现代摩比斯、爱信精机和李尔。
榜单第8、9名则是佛瑞亚和大陆集团,去年二者的名次是大陆集团为第8名、佛瑞亚为第9名。
今年上榜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共15家,与去年持平,其中有4家中国企业进入榜单前50,分别是宁德时代、延锋、均胜电子和中信戴卡。
▲15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上榜。制图:CHINAPLAS国际橡塑展。
榜单中,蜂巢汽车科技集团(64名)和万丰奥威(90名),是2家新上榜的中国企业。
蜂巢汽车科技集团是长城汽车全资子公司,业务涵盖动力系统、新能源传动系统和汽车智能化集成系统。
万丰奥威主攻“镁合金—铝合金——轻质高强度钢”金属材料轻量化应用,是全球最大的铝合金轮毂和镁合金零部件供应商之一。
从营收趋势来看,大多数中国上榜企业呈现增长态势。
其中,德赛西威与宁波拓普营收增幅最为显著,涨幅分别达到25%和33%;与此同时,宁波华翔电子、国轩高科、敏实集团和精工汽车的涨幅也超过了10%。
宁波拓普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(包括配套和售后)业务,此外,还在拓展具身智能机器人部件(如机器人执行器)业务。
随着汽车零部件配套业务营收大涨,拓普集团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中的排名上升21位,至第60位。
德赛西威连续第五次上榜,位列第58位,相比2024年上升16位,排名稳步上升。
德赛西威2024年营收38.81亿美元,相比2023年的31.05亿美元,同比增幅25%,实现大幅度增长。
在营收增幅方面,有5家企业表现十分亮眼,分别是舍弗勒、高通、宁波拓普、德赛西威和印度萨玛集团(Motherson Group)。
▲汽车零部件配套业务收入增幅TOP 5。制图:CHINAPLAS国际橡塑展。
舍弗勒集团2024年营收较2023年同比增长75%,是百强榜中涨幅最高的公司,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纬湃科技的收购,实现了强强联合。
业内人士分析:当前,全球汽车产业面临销量增长停滞、纯电动汽车增长放缓以及全球贸易壁垒加剧等多重挑战。
在此背景下,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。博世、电装、麦格纳与采埃孚等老面孔仍位居榜单前列,头部地位稳固,但行业向电动化、智能化的加速转型,有的非传统汽车供应商借势崛起,崭露头角;而有的传统主流供应商则因转型相对滞后,排名下滑等方面的压力。
文章来源:金属加工
声明: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“深圳国际小电机磁材展”立场,所用视频、图片、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,请第一时间告知,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立即删除内容!